1. <ul id="4md9w"></ul>

        1. 教育法律

          學術研究要不避“冷”

          發(fā)布:編輯研究部 發(fā)布日期:2016-09-12 閱讀:149897

           

          錢乘旦

            習近平總書記517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重視發(fā)展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絕學’、冷門學科。這些學科看上去同現(xiàn)實距離較遠,但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需要時也要拿得出來、用得上。”這番話清楚地點出了人文社會科學一段時間以來的一個重大缺陷,即急功近利,不愿做看似“無用”的基礎性研究。

            世界史似乎就是這樣一個“冷門學科”,至少在一段時間里、在不少人心目中是這樣。我們時常聽到這一類事例:歷史系學生羞于公開自己的專業(yè),一旦公開,就招來人們異樣的眼神;世界史學科更不能獲得人們的理解,學一點中國史也就罷了,學外國史對你有什么用?在這個講求“實用”和“實惠”的時代,一切都用“效益”來辨別,但“效益”只是錢的代名詞,能賺錢就有用,不能賺錢就應該被淘汰。我不知道用一個什么詞可以準確表述此種現(xiàn)象,“實用主義”顯然不恰當。

            可是,一個社會是不能只用錢來衡量的,“有用”和“無用”也不是“效益”二字可以概括。社會的需求非常復雜,從物質到精神、從衣食到文化,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有用”都為社會所需要。文明下的人之所以成為人,就是因為他的需求遠遠超出于動物的需要,而一切具有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學術研究,對社會來說都會“有用”。對學術而言,“有用”和“無用”的標準不是純物質的,而是社會的多種需求。正因為如此,學術研究絕不可以趨熱避冷,不能把“冷”和“熱”作為有沒有學術價值的判斷標準。

            以世界史為例,人們長期以來忽視這個學科,而在改革開放已深入發(fā)展的今天,其負面影響已充分暴露。今天,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長,它所面臨的國際環(huán)境也日趨復雜,需要解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然而,我們對世界的了解卻很欠缺,對許多國家的基本情況,特別是它們的歷史和文化幾乎不了解。這種缺失已經深刻地影響到我們應對國際危機和處理國際問題的能力了,甚至在日常國際交往中都會成為不利因素。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中國學術界普遍缺少歷史學素養(yǎng),從而阻礙了我國學術水平向一流方向發(fā)展??v觀國際學術界,大師級學者都有很好的歷史學素養(yǎng),無論在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法學、國際關系學或者其他領域都是如此??梢姡?ldquo;冷門學科”未見得真“冷”,只是人們的偏見將其打入冷宮。做學問就應該提倡不怕“冷”,學術研究需要不避“冷”。中國自古就有“坐冷板凳”的說法,冷板凳坐長了,也可以變熱。

            20世紀80年代我在美國學習時曾有一件事深刻不忘:當時,老撾革命政府遇到麻煩,一個叫王寶的人領導該國苗族人叛亂。美國行政當局對苗人的背景不甚了了,想在學術界尋求幫助,結果在哈佛大學居然有一位年輕學者,其博士論文就是做老撾苗族人的歷史和文化的研究。這位學者立刻被召喚到華盛頓,向政府部門提供政策咨詢。研究老撾苗人的歷史和文化,這在中國簡直是天方夜譚??墒窃诠疬@樣的學術機構不僅獲得支持,而且被授予博士學位。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學術的差距所在,值得深思。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2016827 11版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理论视频,黑夜福利视频911,国产91 白丝在线播放,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1. <ul id="4md9w"></ul>